煉油化工:前有堵截 后有追兵
日期:2019-04-22 來源:合肥新申酷環?萍加邢薰 訪問:1114
目前,我國煉化行業正處于第三輪投資熱潮中,其中以恒力、榮盛、盛虹為代表新型民營煉化企業正自下而上打通產業鏈;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代表的國營企業新建裝置強調上下游一體化優化;以山東地煉為代表的傳統地方煉廠壓油增化,小煉油大化工成為標配。在不久前結束的2019石化產業發展大會油氣論壇上,代表們對于我國煉油行業近些年的轉型升級感到欣慰,但也對未來發展存在的潛在風險表示了擔憂。
產能過剩愈發嚴重
目前,我國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宏觀環境,世界經濟繼續增長,能源結構向低碳、清潔、多元化轉型,原油價格或將中長期中低價位運行,利好國內外煉化行業發展。
但梳理我國煉油產品的供求關系不難發現,在供應端,我國煉油能力整體過剩,開工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8年,我國煉油能力8.31億噸/年,煉廠開工率72.7%,遠低于83%的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我國煉油過剩產能超過0.9億噸/年;預計到2020年煉油能力超過9億噸/年,過剩1.1億~1.3億噸/年。
在需求端,油品需求增速放緩,產品結構持續調整。2018年成品油消費約3.19億噸,同比增長2.5%,增速趨緩。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戰略與信息研究室主任李雪靜表示,油品需求增速正在放緩,預計我國石油需求在2030年前后達到峰值的6.9億噸/年。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很多煉化業內人士對電動汽車的影響十分擔憂。中國電動汽車發展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中國市場占全球市場一半左右,2018年銷量126萬輛,保有量達310萬輛。政府對未來電動汽車發展制定了明確目標,電動化成為未來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必將減少部分油品需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燃油車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各種汽車輕量化、節油技術層出不窮。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柯曉明認為,燃油車節油的影響可能比電動車的沖擊還要大。他表示,燃油經濟性和替代因素將抵消車輛的用油增長,預計到2050年,我國燃油車每年節油1億噸。
定價機制未來恐生變
目前我國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由國家發改委牽頭于2008年11月底擬定并獲審批的,當時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將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的定價機制,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并適當縮小流通環節差價。而成品油的最高零售價格,是以出廠價格為基礎,加上流通環節差價來確定的。
這樣的定價機制,讓煉化中下游環節的日子過的都不錯,但這樣的時間還會持續多久,沒有人知道。
“現在煉油行業的利潤非常高,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定價機制。但是,成本加成的定價機制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的,未來成品油定價機制會變成市場定價,這是必然趨勢。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定價機制改變后,一年中極有可能半年時間煉油是虧錢的,這是個嚴峻的問題。”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表示。
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又將帶來什么影響?
柯曉明說:“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會讓煉油和銷售環節的毛利率大幅縮水,落后的煉油產能將被淘汰出局,新建煉廠將在新的價格體系下重新評估,油品有機批發商將被擠出,虛高的加油站資產泡沫將被刺破。”
增化不能走低端道路
面臨煉油產能結構性過剩、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煉油向化工轉型已是業內共識。目前,新建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企業已大幅壓縮成品油產出,部分企業成品油收率甚至低于40%,目的就是增加化工原料和化工產品產出。這一點在外方近幾年投資的煉化項目中尤為突出。比如,巴斯夫采取不建煉油產能、進口石腦油的方式,建設其百億美元投資的石化基地;?松梨谝膊捎迷椭苯恿呀庵葡N的方式,少產成品油。
下一個5年,煉油資源向下游轉型將會加快,化工產業板塊的競爭壓力也將加大。
據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石化處處長白雪松介紹,按照目前幾大煉化項目及煤化工項目的建設計劃,到2025年國內乙烯當量自給率將提高至73%,丙烯自給率將突破90%,丁二烯和PX自給率更是近乎100%。從貿易均衡的角度看,國內屆時無法避免完全不進口中東和美國的低成本延伸產品。大宗石化產品市場在自給率80%左右的時候,實際上已處于供需平衡狀態。
因此,雖然煉化行業正在努力降油增化,努力延伸下游產業鏈,但下游石化產品的市場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特別是低端化、同質化的產品前景不容樂觀。
白雪松表示,煉化行業應打造國際領先的煉化基地,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整合打造一批具有綜合競爭力和特色產業優勢的煉化產業和高端產業聚集區。
李雪靜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她認為我國煉化行業必須立足全球視野和市場導向,未雨綢繆,主動應對,新項目應靈活調整建設和開工時機,做好市場布局,加快現有裝置的升級改造,提升競爭力,避免同質化競爭。煉化企業應當從生產大量成品油和大宗化工原料轉向多產高附加值油品和高性能化工產品,尤其是增產低碳烯烴、芳烴,適當延伸產業鏈,進一步拓展煉化行業的發展空間。